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、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张宏江,在2022人工智能合作与治理国际论坛的主题论坛“人工智能引领韧性治理与未来科技”上发言。主办方供图
张宏江认为,回顾人类科学发展的历史,不同发展阶段经历了不同的科学发现范式。
“几千年前,人类就通过观察、实验来描述自然现象。比如‘日心说’是通过对天象的观察来对整个宇宙。随着科学的发展,四五百年前,理论模型范式出现。人们通过对某一现象的观察总结出理论,从而指导新的科学研究。五六十年前,尤其当大型计算机出现后,面临更复杂的问题,比如天气预报、地震模拟,人们无法再用简单的物理公式、简单的方程构建完整的模拟系统研究理论,人们引入了计算范式,用计算来模拟的方式做科学研究。到二十年前,我们进入大数据时代,科研中积累的大量数据可以进一步驱动物理模型。”
“今天,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科研范式。”张宏江说,人工智能经过多年发展,尤其过去15年深度学习的发展,使得人们能够给科学研究推出一个新的范式。“这个范式是AI驱动的范式。实际是用深度学习的算法,直接从数据中建立新的模型,其背后是数据、模型、算法和算力。”
张宏江指出,深度学习在革命性地推动了语言、图像和视频处理、识别和应用之后,正在迅速地改变科学研究的范式,这种新的范式就是物理世界的“数字化+自动化+深度学习”。
他说,“今天我们进入了一个黄金期,新的设计范式,都可以借用深度学习的方法进行赋能。”
张宏江坦言,未来十年蕴含着科学发展与产业创新机会,包括数据、模型、算法、算力,其核心是背后的跨学科人才。(完)
中疾控专家:倡导有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的群众自行开展抗原检测****** 中新网1月8日电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,介绍第十版防控方案有关情况。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表示,倡导有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的群众自行开展抗原检测,零售药店以及药品网络销售电商等要供应充足的抗原检测试剂,保障可及性,满足群众检测的需求。 会上,有记者提问:未来会是“愿检尽检”,但是会在社区保留一定数量的便民检测点,这个检测点和人口比例会不会有具体的要求? 常昭瑞表示,2023年1月8日起,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“乙类乙管”,依据传染病防治法,检测策略调整为“愿检尽检”,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。为满足群众检测的需求,各地要对不同群体分类采取抗原和核酸检测的策略,科学合理地做好检测各项准备工作。 一方面,要求社区要保留足够的便民检测点,保证居民“愿检尽检”的需求。各地要基于人口基数、疫情发展形势和居民检测意愿等因素,合理设置社区检测点,满足居民检测需求。另一方面,倡导有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的群众自行开展抗原检测,零售药店以及药品网络销售电商等要供应充足的抗原检测试剂,保障可及性,满足群众检测的需求。同时,要做好抗原检测相关知识的宣传,帮助群众掌握抗原检测的基本流程,确保检测的规范。 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![]() 至尊彩票地图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