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江江豚“保姆”:守护“水中大熊猫”健康成长******
(新春见闻)长江江豚“保姆”:守护“水中大熊猫”健康成长
中新社武汉2月1日电 题:长江江豚“保姆”:守护“水中大熊猫”健康成长
中新社记者 马芙蓉
春节假期,长江江豚饲养员邓正宇只休了3天便返回岗位。“江豚对水位、水温、声音等变化极为敏感,需要人24小时守护。”邓正宇近日介绍说,照料江豚“饮食起居”,不敢有丝毫马虎。
长江江豚是全球唯一江豚淡水亚种、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,被称为“水中大熊猫”。2017年长江江豚生态科学考察结果显示,其种群数量约1012头,状况极度濒危。
自20世纪80年代起,中国逐步探索建立了就地保护、迁地保护、人工饲养繁育三大长江江豚保护策略。其中,人工饲养繁育旨在通过开展长江豚类繁殖生物学、生理生态学、生物声学及遗传学等基础生物学研究,为就地保护、迁地保护提供技术支撑。
邓正宇所任职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馆,是中国唯一专门用于淡水鲸类饲养保育、技术研究和公众科教的饲养场馆。目前,这里生活着7头长江江豚,其中4头是在全人工环境下繁育,包括16岁的雄性江豚“淘淘”及“淘淘”的儿子“汉宝”、女儿“F9C22”。
据邓正宇介绍,白鱀豚馆现有4名专职饲养员,每人固定照料1至2头江豚,日常工作包括清污、喂食、检查江豚身体状况、训练江豚配合科研采样等,其中保证江豚健康是重中之重。
“它们不会说话,无法直接告诉你哪里不舒服。”邓正宇介绍说,一头成年江豚每天要吃4至5餐鱼,一餐进食约1公斤、用时大概10至15分钟。饲养员每天要检查江豚体表,监测其摄食量、摄食时间,据此判断其精神状态和健康状况。
邓正宇一直负责照顾江豚“洋洋”。“洋洋”是一头从江西鄱阳湖迁入白鱀豚馆的雌性江豚。2020年6月,“洋洋”诞下“汉宝”后,邓正宇承担起照顾“母子俩”的重任。
长江江豚妊娠期大约12个月,从“洋洋”怀孕到生产,邓正宇每日观察记录“洋洋”孕期状况,为它准备可口“饭菜”,喂食叶酸片和维生素片,定期采集B超影像,生怕有任何闪失。“汉宝”出生后,邓正宇把它当自己孩子一样,悉心照顾。
朝夕相处中,江豚与饲养员建立了亲密、信任关系。记者采访中看到,当邓正宇出现在水池边,“洋洋”与“汉宝”便快速游过来,任凭邓正宇抚摸它们的头、牙齿。邓正宇在水池边走动时,“洋洋”与“汉宝”也追着他在水中起伏。
成为饲养员这些年,邓正宇见证了人工饲养繁育江豚家族的不断壮大。“新的一年,希望江豚健康成长,也希望人工饲养繁育研究能取得更多突破。”他说。
记者从中科院水生所获悉,通过人工饲养繁育研究,该所科研人员已摸清江豚生物学特征、繁殖生理学及规律。接下来,将继续深入开展精子生物学、排卵监测、人工授精技术等研究,更加全面系统掌握江豚繁育生存机制。(完)
2024年巴黎奥运会火炬传递将从法国马赛开始******
中新社巴黎2月3日电 (记者 李洋)巴黎奥组委当地时间2月3日宣布,2024年巴黎奥运会火炬传递将从法国东南部重要港口城市马赛开始。
巴黎奥组委在当天发表的声明中说,巴黎奥运会火炬传递将自2024年4月从马赛开始,马赛“将有幸成为在法国土地上迎接巴黎奥运会圣火的首个城市”。
巴黎奥组委主席埃斯坦盖表示,马赛作为巴黎奥运会火炬传递的起点是“自然而清晰”的选择。他认为,火炬传递的开始作为重要的奥运活动之一,将很好体现奥林匹克精神。他还透露了马赛当地火炬传递的初步构想。据悉,奥运会火炬将有望通过海运的方式,穿过地中海,从希腊运抵马赛。
按初步计划,巴黎奥运会火炬传递从马赛开始后,将展开在法国的漫长旅程,并将在2024年7月26日抵达奥运会的开幕现场。巴黎奥运会火炬传递的具体路线计划于2023年5月对外公布。
据介绍,马赛还将在巴黎奥运会期间承办一些奥运赛事。位于马赛的韦洛德罗姆体育场是当地的主要体育赛事举办地,可以容纳67000人。将会有部分奥运足球赛事在该体育场举行。
巴黎奥运会将于2024年7月26日至8月11日举行。根据巴黎奥组委此前公布的信息,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将在塞纳河河道及沿河区域内举行,不再局限于体育场。上万名运动员将乘坐船只经由塞纳河入场。(完)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